Jame深度采访:职业、生活、爱好,以及反偶像崇拜的个人哲学
本文是一次Jame的深度采访,涉及到了多方面:Jame的职业、生活、爱好,以及反偶像崇拜的个人哲学,或许能让我们对于Jame,这个被粉丝们爱称为“上帝”的人有更深的了解。
来自记者的话:在采访开始前,我被反复提醒了五次:“Jame在BB LanDaLan#2的媒体日行程非常紧张。”对此我已做好准备。在我这个对CS略知一二的旁观者眼中,Jame是如同耶稣一般的存在——他是一位超级巨星。当然,今天他会在采访中不断被问及CS2中的问题,枪械、转会至PARIVISION以及MR12的赛制。但Jame以他惯有的平静姿态接受了这一切,甚至微笑着迎接了我。
他外表波澜不惊,如果不看他的右手:大拇指和食指正疯狂抠弄着矿泉水瓶的标签(这个动作贯穿了整个采访)。话题越严肃,可怜的塑料标签就遭殃得越惨烈,或许采访该从轻松的话题开始。
Q: 你关注NBA季后赛吗?支持哪支球队?
A:没有固定主队,但看到湖人1-4出局还是有点难过。不知道为什么……总希望这位40岁的老将(注:指勒布朗·詹姆斯)能在巅峰末期走得更远。另一方面,我也喜欢爱德华兹。快船的莱昂纳德不错,但如果掘金赢了我也不介意。”
“其实我对任何运动都没有固定支持的球队。我很难理解那种‘铁粉球迷’的心态。如果喜欢某个球员的比赛风格,我会支持他,但没必要爱屋及乌喜欢整支球队——毕竟球员会转会,球队不过是亿万富翁的资产。我为什么要为资本欢呼?”
Q:包括donk在内的多名CS选手提到被科比的“曼巴精神”激励。你认同这种理念吗?
A:“我不清楚别人如何理解这个词。科比的方式——比如赛前听恐怖电影配乐来进入‘杀戮模式’听起来有点极端,这与我无关。‘专注细节、全力以赴’的理念是好的,不过我不会在比赛中刻意切换人格,我的状态始终稳定在某个区间。”
Q:比赛前怎么调整心态?
A:“最近开始享受在人前比赛的过程,重点放在获取最大情绪价值上。过去我会降低对自身和团队的期待来缓解压力,但‘碾碎对手’的心态反而让我容易发脾气、失控。作为职业选手这样是不好的,冷静的时候我发挥更好。”
Q:人们常将你的“Jame Time”与利拉德的“Dame Time”相提并论,能说说你最喜欢的NBA和CS圈的双子星组合吗?
A:“利拉德确实在某个赛季carry了球队,但也就那一次。后来他遭遇跟腱伤病……现在他和字母哥组队,但NBA的双星模式很常见。要说我最喜欢的组合?马刺时期的邓肯和莱昂纳德。至于CS圈,目前最强的双人组应该是m0NESY和NiKo,或者ropz和ZywOo。”
Q:为什么你和electroNic没能成为这样的明星组合?
A:“他的黄金搭档是s1mple。而我更像勇士队的追梦格林——团队型选手。在Virtus.pro时我完全服务于体系,现在来到PARIVISION才开始更多关注个人发挥,但七年的指挥习惯依然伴随着我。”
(当被问及Virtus.pro时期的体系为何失效时,Jame停顿了。右手短暂离开瓶盖,最终选择继续抠弄标签。)
“这取决于如何定义‘失效’。Virtus.pro没有像donk、ZywOo这样的明星选手,他们是最近夺冠队伍的核心。我们靠团队CS打到过世界前六,但就像NBA,没有超级巨星,再好的战术也难夺冠。”
Q:在莫斯科赢得BLAST冠军时,你说自己毫无情绪,冷静地应对了决赛。但Major夺冠后你却表示:“压抑了很多情绪,当时差点哭出来,但忍住了。”你是有意控制情绪还是自然如此?
A:“其实我是个急性子,容易暴躁,本质上非常情绪化。但在比赛中,这种性格不利于实现目标。日常训练或非正式场合,我可以更放松,只是比赛时候我的形象已经定型了。”
Q:最近一次彻底释放强烈情绪是什么时候?
A:“你指的强烈情绪是暴怒、大哭还是大笑?这些我随时都可能经历。当然最常见的是愤怒,因为我从未丧失感受任何情绪的能力。”
Q:输给B8那天,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?那天如何度过的?
A:“整个赛季就像漫长的情绪过山车,结束时只剩空虚的感受。最后输赢带来的情绪冲击远不如赛季初——那时你必须刻意控制激情。B8和Major的经历是一场持续三个月的马拉松,赛事连轴转,我们甚至没有一周时间备战Major,只能每场都拼尽全力。”
“新赛制绑架了我们:必须参加所有比赛赚积分,直到最后一刻都不确定能否晋级。”
(此时的Jame不像开始时那么紧张,标签逃过一劫。)
Q:你社交媒体有很多去亚洲时的旅行照,那里有什么东西吸引你?
A:“好处是比较容易入境。作为职业选手,我很难提前规划假期:签证、空闲时段都充满变数。你不知道何时会有集训、拍摄或媒体活动。加上欧洲去腻了,亚洲是个不同的世界。”
Q:最令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?
A:“日本更合我胃口,不过这也正常。有人建议‘先去韩国再去日本,后者是进阶版’。季节很影响体验:冬天在韩国看任何景点都萧瑟,而夏天的乡村都比冬季的彼得堡或莫斯科有活力——有阳光就更吸引人,我去日本的时候是六月份。”
Q:有张韩国图书馆的照片。听说你阅读量很大,最近读了什么?
A:“相比普通人是多些,但在电竞圈不算突出。刚听完《罪与罚》有声书,之前读过布尔加科夫的《青年医生笔记》和《吗啡》。”
Q:为什么选《罪与罚》?
A:“中学时只为应付作业了解过梗概。现在常听播客里有人说‘真羡慕俄罗斯人能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原著’,这种话听多了就想:明明掌握语言优势,不应该不花时间去阅读。”
Q:常听哪些播客?
A:“涉猎很广。比如无主题闲聊的Kuji Podcast,神经科学家阿利波夫的节目——两周前刚发现他。还有多布林宁、谢米哈托夫这些科普太空的博主,睡前常听。”
Q:睡前也听有声书?
A:“长途旅行才听,6小时沉浸式体验。睡前顶多专注半小时就睡着。”
Q:制作教学视频的动力是什么?
A:“最近没做了。之前当作副业和退路,也是转移电竞压力的方式。当比赛失利时,看到视频播放量还不错,至少觉得视频‘还有点价值’。更重要的是探索新领域,总地来说,剪辑、脚本创作都很有趣。”
Q:你认为自己是超级巨星吗?
A:“不是。”
Q:那普通明星呢?
A:“也不算。”
Q:为什么?你不是明星选手吗?
A:“按我的标准,明星不太能出门,你会被认出来、同时过着奢侈生活、还会结交名流。而我能随便出门,生活比普通人更单调——每天关在不见阳光的房间,偶尔出门才觉得‘原来世界还在运转’。”
Q:你觉得你是年轻选手的榜样吗?
A:“不谦虚地说,是的。我的职业生涯没有丑闻,始终专注提升自己。虽然被嘲讽过是‘保枪怪’,但至少证明了非主流打法也能成功。不过我从没想过刻意当榜样。”
Q:你的职业生涯最艰难的挑战是什么?
A:“首先是个人技术的提升。无论投入多少时间训练,面对天赋型选手时,你的操作永远被碾压。这场较量永无止境——你要拼命不被源源不断的新人甩开。他们或许缺乏经验和战术理解,但职业生活的消耗战会逐渐磨灭你的专注力,身体机能也日益下滑,必须不断弥补。其次是应对舆论压力。那些莫名其妙的攻击、阴阳怪气的评价,你需要保持自我,绝不向强加于你的社会期待低头。尤其当你不是超级明星时,社交媒体上永远充斥着负面声音——人们总习惯性不满。”
Q:2022年赢得里约Major后你说“终于证明自己不是失败者”。此前有过自我怀疑吗?
A:“是的。倒不是成天自我否定,但当你在电竞圈奋斗了多年,为最高目标倾尽所有却始终无缘,自然会滋生这种感受。‘失败者’是个相对概念——想到可能毕生努力却换不来一座Major奖杯,确实令人窒息。好在现在这个‘失败’只是某个瞬间的注脚,而奋斗过程本身已充满价值。其实我最初根本没把Major冠军当目标。但现在想再赢一次Major——这念头挺奇怪的。‘目标’这个词太沉重了,仿佛必须不择手段达成。对我来说,它更像是导航仪上的某个坐标。”
Q:早在AVANGAR时期你就说过‘职业选手必须不断设立新目标,否则就会变成例行公事’。你成为了Major MVP,登上山顶后你怎样保持动力?
A:“我当年还真会说漂亮话!个人而言,我始终追求变得更强,但不会刻意给每个目标贴标签。电竞是永不停歇的洪流——你要处理无数战术微调、状态维持的小目标,根本无暇思考‘下一座山丘在哪’。只能从一个训练周期扎进另一个,直到精疲力尽。”
Q:如果每天多出更多的时间,你会用来做什么?
A:“坦诚说,我的时间够用。只要合理规划,职业选手完全可以平衡一切。问题在于——除了CS,我根本没想做的事。”
Q:那你现在没做的事情有什么?
A:“我生活里只有CS。硬要说愿望……或许应该多健身?但既然没开始行动,说明渴望还不够强烈。”
Q:被下放到Virtus.pro替补席时,你说‘必须确认自己是否还对比赛怀有热情,免得折磨自己和团队’。最后你是如何确定自己的游戏热情还在的?
A:“每次点开游戏时,我依然渴望战斗,依然享受胜利的愉悦。真正的热情耗尽,是连登录游戏的欲望都没有——所幸我从没体验过这种状态。”
Q:当时你还说‘愿意转教练、分析师,做什么都行’。这对巅峰期选手来说挺反常的。
A:“我不记得说过这话。可能当时想表达‘有能力转型’,但‘愿意’是另一回事。”
Q:你当时确实说的是‘能够’,不是‘想要’。
A:“说白了,如果生活所迫,总得混口饭吃。搬箱子也行啊。”(笑)
Q:顺便问一下,您说过,当您还是个孩子的时候,您对办公室工作感兴趣。您是否后悔将自己与电子竞技联系在一起?
A:“ 我认为,人生很长,去办公室是件小事,你经历过的所有时间其实都没有被浪费。但总的来说,这些都是基于我看过的一些电视剧而产生的幼稚的想法和看法。”
Q:如果不打电竞会做什么?
A:“我觉得能经营自己的生意很棒,也就是说,你不依赖任何人。我想要独立、自由、能做自己想做的事、去旅行。玩《魔兽世界》,那些‘有时间却不敢做’的事。也许花一年时间专注于某件事也可以——这就是我想要的。”
Q:现在除了CS还玩其他游戏吗?
A:“不玩。”
Q:也没兴趣尝试?
A:“倒也不是……游戏是另一个世界,能带来同样的情感冲击。比如看完《最后生还者》剧集第一集,我就想:‘靠,亲自玩肯定更有意思’。所以将来可能会玩,但不是现在。”
Q:你曾是Slava KPSS(俄罗斯说唱歌手)的狂热粉丝?现在还听他的歌吗?
A:“我不确定‘狂热粉丝’的定义。”
Q:换个问法:现在还喜欢听他的音乐吗?
A:“算喜欢吧。但这么说的话,我‘喜欢’的歌手可太多了。‘粉丝’这个词有种排他性——总不能同时粉无数人吧?所以严格来说,我只是欣赏音乐本身。”
Q:有没有哪位音乐人能让你自称‘死忠粉’?
A:“从来没有。以前有个同学在Lil Peep去世后,半年只听他的250首歌——这种痴迷我无法理解。我不会神化任何人,哪怕对方做出了牛逼的音乐,也不过是掌握了某种技艺的普通人。也许因为我自己曾在业内做到顶尖,明白所谓‘高手’和常人无异,无非投入了更多时间。音乐世界太浩瀚了,有些数学逻辑的复杂重金属乐队,我可能这辈子都无法参透。
Q:你刚才说‘以前我是高手’,现在不这么认为了吗?
A:“曾经确实有过高光时刻——能和顶尖选手掰手腕,甚至偶尔战胜他们。但现在我做不到这一点了。团队电竞的残酷就在于此:个人能力再强,若无法融入体系就毫无意义。枪法再准,也要看团队协作。配合不当反而会拖累个人发挥,而我们的队伍目前还没达到顶级水准。”
Q:你最讨厌人类身上的什么特质?
A:“我尽量避免用固定标签评判他人。至于‘憎恶某种品质’……这么说吧,问题预设的答案可能是虚伪或懒惰,但我对这类行为毫无恨意。一个人虚伪总有成因,而我这辈子真没遇到过值得憎恨的人。说实话,憎恨一个人本身就是错误的——得坏到什么程度才配被恨呢?它不会给你带来任何荣誉,这种情绪只会贬低你自己。”
Q:你认为优秀队友最重要的品质是?
A:“硬实力碾压一切。只要队友技术够高超,我就能忍受任何怪癖。如果队友菜,那永远别想赢;但如果是高手,哪怕他脾气炸裂,你能忍一忍,至少还能带你赢。至于其他的善良勤奋这些?算是加分项。”
Q:最后一个问题:你心目中完美的一天是什么样?
“适量的运动、控制饮食、专注训练、做些有意义的事。现在对我来说就是理想生活。”
相关文章
2025LPL第二赛段登峰组常规赛,NIP1-2不敌TES,赛后NIP全员接受媒体采访。Leave:我觉得今天遗憾落败主要是我第三场的发挥吧,明显感觉到我没有那么集中...
2025-05-09 09:31:33 971 战队选手
LCK常规赛GEN以2比0击败NS,赛后GEN下路Ruler选手接受了韩媒FOMOS的专访;Q:获胜后的感想是?Ruler:虽然有些遗憾,但毕竟赢下了比赛,心情很好...
2025-05-09 09:14:13 354 战队选手
LCK常规赛第二轮GEN以2比0战胜NS后,GEN.KIM监督和辅助Duro选手接受了媒体的群访;Duro:干净利落地以2比0取胜心情当然好,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遗憾之处...
2025-05-09 09:09:27 159 赛事直播
经过八年多的开发,CS历史上最雄心勃勃的粉丝项目之一——《经典攻势》(Classic Offensive)最终宣告流产。直接原因来自Valve对知识产权立场的收紧:该mod因侵占了Valve的知识产权而被禁止发布...
2025-05-09 02:19:56 556 电竞新闻
LCK常规赛T1以2比0击败DRX,赛后T1主教练kkOma和上单Doran选手接受了韩媒的群访;以下是访谈详细实录,一起来看看...
2025-05-08 22:28:10 746 战队选手